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几天前《环球》编辑来电,说是为国庆60周年大庆搞了一个特别策划,编辑部从全球征集了110个关于中国未来60年的问题,其中一个问题让我做个书面回答,即中国崛起之后,如何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主要在经济合作、贸易金融方面)。随着中国经济总量不断超越英法、德国,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三,并将在今明两年内超过日本,国人在西方媒体的一片鼓噪声中对中国成长为全球超级大国充满期待。老实说,我没这么乐观,中国在基本制度、发展思想、经济结构存在显而易见的问题,而且在亿万大众的人口“红利”因计划生育的控制即将消退之后,经济像今天这样的“自然性增长”已无多少时日。然而,既然是站在一个甲子的门槛来展望下一个甲子的漫长岁月,中国成功跻身发达国家还是非常可能的,因此如何成长为发达国家才是关键。笔者一向认为,中国要想成长为全球数一数二的大国,除了物质发达和生产关系先进以外,则务必向世界贡献思想。西方发达国家以自由贸易和市场的思想开疆拓土,但并没有因此带动如非洲这样的地区走向繁荣,因此,如果中国能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向发展经济学注入新思维,带动亚非拉国家发展,即对中国自身的发展有利,也是对世界共同发展的最大贡献,这种“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的思想,不正是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所需要的吗?

中国崛起之后,怎么处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这是一个很有意思、耐人寻味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潜台词是: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将逐渐脱离发展中国家而跻身发达国家。国家统计局为此提供的一个注解是, 2008年中国GDP总量世界第三,人均GDP为22698元,根据世界银行资料,200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已经达到2770美元,即将跨入3000美元的中上收入国家的门槛。因此,展望下一个60年,中国只要保持在正常轨道上继续发展,完全可以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

但中国不是韩国,后者在1996年宣布加入OECD这个世界富国俱乐部,从此以发达国家自居。作为世界大国,中国崛起后仍有义务携手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因此中国应继续、长期将自己视为发展中国家。这种战略不是冠冕堂皇的虚伪标签,同时也是自身利益的需要。

单从经济、贸易与金融合作方面来谈,广大发展中国家是中国经济发展倚重的资源来源地、产品市场和投资对象国。然而,中国又不能简单地将发展中国家简单视为资源来源地,这些国家的资源意识以及发达国家对中国在亚非拉开展“新殖民主义”的舆论指控,都会约束中国持续、有保证地获得所需资源;中国也不可能将发展中国家视为产品销售市场,统计显示,2008年全球发起反倾销调查208起、反补贴调查14起,中国分别遭遇73起和10起,约占总数的35%和71%。以中国庞大的制造能力,简单将发展中国家做市场定位很不现实;发展中国家将是中国的投资对象国,然而继续按西方对亚非拉掠夺式的投资方式是不可行的,中国在投资时应主动将自身利益与东道国利益相统一。

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应主动利用自己在工业体系、制造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巨大优势,与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发展。打一个比方,中国要把自己当做发展中国家大家庭的大哥,自己成长了,也主动帮助落后兄弟的发展,与他们分享技术、市场与发展经验,拉动大家共同富裕,而不是自己发达了就脱离这个群体;在贸易方面应逐渐与发展中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比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就是很好的尝试,应加快做实质性的推进,并利用中非论坛、上海合作组织等渠道逐渐向亚非拉全方位扩展,将中国的市场与亚非拉广大市场联通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将不断扩大,但像当前简单以“资源换贷款”、“资源换投资”、“资源换市场”的方式难以持续,这种种方式本质上都是“物物交换”,是以需求的双重巧合为前提的,不仅难以做大,而且也直接授人以“掠夺资源”、“新殖民主义”的借口。笔者最近在考察对非投资时提出的新思路是,中国应该以发展产业链的思路开展对非投资,在利用非洲资源和市场同时发展非洲的经济,这个思路推广到广大发展中国家肯定也是适用的;在推动贸易、投资的同时,中国应积极推进同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合作,逐步将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和交易货币,首先推动人民币在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化。

如果中国利用自身的崛起,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一道共同发展,这将是世界发展史上最伟大的人类壮举。西方发达国家所遵循的自由贸易思想并没有带动亚非拉国家共同走向富裕,其中甚至还充满欺诈、剥削和掠夺,根源在于自由贸易虽然是互利的,但双方并不平等,各自得利的多少取决于实力。因此处理与发展中国家关系,中国必须有全新的思维,要在西方自由贸易和投资思想里注入中国文化因素,笔者将其称为“独乐乐不如与众乐乐”,优势国不但考虑自己利益也主动考虑对方的利益,主张大家是一道图发展的兄弟。以此思想来指导对发展中国家关系才能引起共鸣,促进世界的和谐发展。

话题:



0

推荐

吴志峰

吴志峰

70篇文章 7年前更新

吴志峰,现为国家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后,曾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招商银行和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长期研究宏观经济、资本市场与银行发展战略。

文章